• 網站首頁技術中心 > 被側體對ZH3000電渦流傳感器的特性會有什么影響

    被側體對ZH3000電渦流傳感器的特性會有什么影響

    更新時間:2021-09-16 點擊量:816
       ZH3000電渦流傳感器特性與被測體的電導率б、磁導率ξ有關,當被測體為導磁材料(如普通鋼、結構鋼等)時,由于渦流效應和磁效應同時存在,磁效應反作用于渦流效應,使得渦流效應減弱,即傳感器的靈敏度降低。而當被測體為弱導磁材料(如銅,鋁,合金鋼等)時,由于磁效應弱,相對來說渦流效應要強,因此傳感器感應靈敏度要高。左圖列出了同一套φ8探頭傳感器測量幾種典型材料時的輸出特性曲線,圖中各曲線所對應的平均靈敏度為:
      AISI4140(42CrMoA)鋼7.87(8.0)mV/um45號鋼:7.64(7.77)mV/um
      不銹鋼(1Cr18Ni9Ti):10.41mV/um鋁:14.1mV/um銅:15.0mV/um
      定貨注意事項
      用戶指明被測體材料、形面、尺寸等。如用戶沒特別指明,出廠校驗時均以AISI4140(42CrMoA)鋼作為被測體材料標定,校準時,被測平面直徑大于等于3倍探頭直徑。
      對AISI4140(42CrMOA)鋼(標準出廠校準材料)以外的被測體材料的附加誤差
      對于下列材料,附加靈敏度誤差在±5之內:
      A3鋼35號鋼30CrNi340CrNiMoA45號鋼20CrNiMoCr17Ni4Nb
      對于下列材料,附加靈敏度誤差在±7.5之內:
      30CrMo40CrNi12CrNi70號鋼65號鋼40號鋼30號鋼20號鋼15CrMo
      0Cr17Ni7AI0Cr17Ni4Cu4Nb
      對于下列材料,附加靈敏度誤差在±20之內:1Cr122Cr13SIS2324對于下列材料,附加靈敏度誤差在±50之內:
      0Cr18Ni9GH4169NGH901GH625
      被測體表面平整度對傳感器的影響
      不規則的被測體表面,會給實際的測量帶來附加誤差,因此對被測體表面應該平整光滑,不應存在凸起、洞眼、刻痕、凹槽等缺陷。一般要求,對于振動測量的被測表面粗糙度要求在0.4um~0.8um之間;對于位移測量被測表面粗糙度要求在0.4um~1.6um之間。
      被測體表面磁效應對傳感器的影響
      電渦流效應主要集中在被測體表面,如果由于加工過程中形成殘磁效應,以及淬火不均勻、硬度不均勻、金相組織不均勻、結晶結構不均勻等都會影響傳感器特性,API670標準推薦被測體表面殘磁不超過0.5微特斯拉。在進行振動測量時,如果被測體表面殘磁效應過大,會出現測量波形發生畸變。
      被測體表面鍍層對傳感器的影響
      被測體表面的鍍層對傳感器的影響相當于改變了被測體材料,視其鍍層的材質、厚薄,傳感器的靈敏度會略有變化。
      被測體表面尺寸對傳感器的影響
      由于探頭線圈產生的磁場范圍是一定的,而被測體表面形成的渦流場也是一定的。這樣就對被測體表面大小有一定要求。通常,當被測體表面為平面時,以正對探頭線的點,被測面直徑應大于探頭頭部直徑的1.5倍以上;當被測體為圓軸且探頭線與軸心線正交時,一般要求被測軸直徑為探頭頭部直徑的3倍以上,否則傳感器的靈敏度會下降,被測體表面越小,靈敏度下降越多。實驗測試,當被測體表面大小與探頭頭部直徑相同,其靈敏度會下降到72左右。被測體的厚度也會影響測量結果。被測體中電渦流場作用的深度由頻率、材料導電率、導磁率決定。因此如果被測體太薄,將會造成電渦流作用不夠,使傳感器靈敏度下降,一般要求厚度大于0.1mm以上的鋼等導磁材料及厚度大于0.05mm以上的銅、鋁等弱導磁材料,則靈敏度不會受其厚度的影響。
    在线看免费无码的av天堂_亚洲精品不卡无码福利在线观看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_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看片